设计模式(二) —— SOLID 原则

SOLID 原则

1. 单一职责原则 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当程序规模不断扩大、变更不断增加后,真实问题才会逐渐显现出来。到了某个时候,类会变得过于庞大,以至于你无法记住其细节。查找代码将变得非常缓慢,你必须浏览整个类,甚至整个程序才能找到需要的东西。程序中实体的数量会让你的大脑堆栈过载,你会感觉自己对代码失去了控制。

还有一点:如果类负责的东西太多,那么当其中任何一件事发生改变时,你都必须对类进行修改。而在进行修改时,你就有可能改动类中自己并不希望改动的部分。

如果你开始感觉在同时关注程序特定方面的内容时有些困难的话,请回忆单一职责原则并考虑现在是否应将某些类分割为几个部分。

2. 开闭原则 Open/closed Principle

对于扩展,类应该是“开放”的;对于修改,类则应是“封闭”的。本原则的主要理念是在实现新功能时能保持已有代码不变。

如果一个类已经完成开发、测试和审核工作,而且属于某个框架或者可被其他类的代码直接使用的话,对其代码进行修改就是有风险的。你可以创建一个子类并重写原始类的部分内容以完成不同的行为,而不是直接对原始类的代码进行修改。这样你既可以达成自己的目标,但同时又无需修改已有的原始类客户端。

子类不应该对其父类的问题负责。

3. 里氏替换原则 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

当你扩展一个类时, 记住你应该要能在不修改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将子类的对象作为父类对象进行传递。

替换原则是用于预测子类是否与代码兼容,以及是否能与其超类对象协作的一组检查。这一概念在开发程序库和框架时非常重要,因为其中的类将会在他人的代码中使用——你是无法直接访问和修改这些代码的。

4. 接口隔离原则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尽量缩小接口的范围,使得客户端的类不必实现其不需要的行为。根据接口隔离原则,你必须将“臃肿”的方法拆分为多个颗粒度更小的具体方法。客户端必须仅实现其实际需要的方法。

5. 依赖倒置原则 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

高层次的类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次的类。 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抽象接口不应依赖于具体实现。 具体实现应该依赖于抽象接口。

在本例中,高层次的预算报告类(BudgetReport)使用低层次的数据库类(MySQLDatabase)来读取和保存其数据。这意味着低层次类中的任何改变(例如当数据库服务器发布新版本时)都可能会影响到高层次的类,但高层次的类不应关注数据存储的细节。

修改前:高层次的类依赖于低层次的类。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创建一个描述读写操作的高层接口,并让报告类使用该接口代替低层次的类。然后你可以修改或扩展低层次的原始类来实现业务逻辑声明的读写接口。

修改后:低层次的类依赖于高层次的抽象。

其结果是原始的依赖关系被倒置:现在低层次的类依赖于高层次的抽象。

文章作者: MichaelMao
文章链接: http://michaelmaomao.github.io/2025/10/03/%E8%AE%BE%E8%AE%A1%E6%A8%A1%E5%BC%8F%EF%BC%88%E4%BA%8C%EF%BC%89%20%E2%80%94%E2%80%94%20%20SOLID%20%E5%8E%9F%E5%88%99/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MMao
我要吐槽下